桂林湘源红色教育培训中心
周主任:17776099886
唐老师:18977378333
QQ-1:337921760
QQ-2:317990465
网址:www.glxypx.com
提起湘江战役,很多人认为发生在湖南。却不知道这部壮丽的红色史诗写在桂北的湘江源头、广西北部的全州、兴安和灌阳县。
87年前,革命战争点燃了桂北大地。三大阻击战是中央红军渡江生命线的关键!四大渡口的抢渡保住了革命的核心领导权。
87年后,红色阵地不再硝烟弥漫,但红色火种却深深扎根于湘江两岸,把共产党对湘江战役精神的决心和忠诚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。
红色电波 使命必达
狮子山位于广西兴安县以南1公里处,是庄严的红军长征冲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。走进纪念碑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大型雕塑令人震撼。“红军、送别、长征、渡江、永生”五组浮雕,生动再现了湘江决战中的英雄场景。
纪念碑园走廊上,收集了20321名冲破湘江牺牲的烈士。在“我们不为胜利者,即为战败者,胜负关系全局”和“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”的号召下,他们敢于牺牲,无怨无悔。
缝纫机、发电机、发射机...一件件湘江战役中红军使用过的物品陈列在博物馆里,沉重的历史被无声却有力地讲述着。在一台仿制发电机前,尹汤怀讲述了一个电台和红军长征的故事。
毛主席曾经说过,有了电台,就等于“提着灯笼走夜路”。红军在长征中很少中埋伏,因为情报工作做得好,所以发电机是一个关系全军命运的“大家伙”。
当时使用的发报机由一台68公斤重的手持式发电机提供电力,一组发电发报机需要128人来加强连保护。中央革命军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发生器负责人谢宝金,在湘江战役中身高1.89米,曾在山西煤矿拉煤。他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,毅然担起重担,一路保护发电机,冲破湘江,越过雪山雪草,走向长征胜利。
“当时红军从兴安界渡口渡江而过。为了避免发电机和发报机的浸水,红军士兵们顶着敌人的炮火。脚下是冰冷的湘江水。即使他们受伤了,他们也必须保护机器。一个人倒下了,另一个人立刻接上,小心翼翼地把机器抬过河。因为关系大局,关系全军前途命运!”尹汤怀说,看守广播电台的128人终于到达了长征胜利的地方,其中就包括谢宝金在内,只剩下3人。
伟大的长征精神,就是顾全大局、严守纪律、紧密团结的精神。守护红色电波的队伍正是本着这种精神,正是以这种精神,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改、使命必达。
图①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,讲解员胡雅馨正在为观众讲述血战湘江的历史故事。
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
走进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,15.8米高的立体浮雕生动还原了87年前红军横渡湘江的场景。红军指挥员们手持步枪、大刀和号角,不停地向湘江冲去。军队里的骡马挂着红旗。每一个人物被放大来看都是一个英勇的故事。
展馆里有一种特别的蓑衣。他的主人是参加脚山铺阻击战的红五团政委易荡平。1934年11月30日,他率两连坚守脚山铺前线,掩护大军撤退。身上已经多处负伤的易荡平腿部再次负伤,警卫员想要背上他撤退,他却在敌军即将冲上来之际,抓住警卫员的手枪,朝自己开了一枪,宁死不当俘虏。
易荡平参加革命后改名。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,他“以荡平天下不平事为己任”。这就是当时的共产党,不怕流血牺牲,只为了更多的穷苦老百姓能够翻身做主人。
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救国救民,不怕任何艰难险阻,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。没有什么能消灭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狂热信仰。山川作证,浩气长存。
依靠人民 为了人民
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中,高34米、头戴红军帽状的主墓非常引人注目。踏上台阶走近红军帽下的“帽檐”,石板上刻着英烈的名字。其中有些很质朴:丘老九子、吕太阳妹、黄水金生……
图②位于灌阳县的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,引人瞩目的是高达34米、红军帽造型的主墓冢。
桂林党史专家、灌阳县党史办公室原主任文东柏指出,这说明当时参加红军的人大多是劳苦大众。”文东柏说:“许多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人,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,但他们仍然毫不犹豫地走上革命道路,因为当时的口号是红军有粮有地,红军是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工作的。”。
伟大的长征精神,就是紧紧依靠人民、与人民同生死、同甘共苦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在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里,一床被子,经过80多年的洗礼,默默地讲述着军民深情的故事。
当时红军未进灌阳,在敌人的反动宣传和胁迫下,水车村农民翟顺修和妻子带着高烧的独生子躲在山里。眼看着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,焦急的夫妇抱着孩子赶回家。没想到,一回到家,就遇到了一支庞大的红军部队。红军医生给孩子治病,孩子很快就康复了。为了感谢这对夫妇的救命之恩,他们送来了鸭蛋等土特产,但红军医生一再拒绝。后来,当他看到红军要建桥时,翟顺修背着大桌子和门板向红军走去。河里的水又深又快,桥修不好。他脱下衣服,到河中央去和红军战士扎堆。他在齐腰深的水里工作了好几个小时。红军表扬了翟顺修,后来给了他一床被子。1977年,翟顺修将这床军被捐赠给灌阳县文化馆。
图③ 在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里,翟顺修捐献出来的红军被是军民情深的有力证明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湘江战役中的故事,为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、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、真实、鲜活的素材。
“湘江血战是壮丽的长征史诗中的重要篇章。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,是湘江战役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。”尹汤怀说:“传承长征精神,必须讲好红色故事,使湘江战役中涌现的红军英雄事迹教育、感染、激励人们。”